關於同理心

某活動上有人問我是誰,顯然,我戴著口罩,她認不得,然後徑自說著,「妳感冒對不對?」開始說著,等她說到一個段落後,我跟她說,「我在化療沒辦法拿口罩下來。」後來她說,「那是怎樣的感覺啊?會不會痛?我也好擔心我會不會有。」諸如此類,諸如此類的問題,大概從生病以來回答一百遍,激怒病人的問題之一,我想就是這個。

在健康的關係裡,我們不是平行的,如果妳只有想到妳自己,妳就會問很多關於妳想知道的問題,而忘記同理心,對於正常人想知道生病這件事,我會建議,直接上網去查,如果要一個病人跟你說那有多痛,那就太殘忍,而要一個病人跟你說那有多不痛,也太矯情。

試問,這跟在死傷現場,記者拿著麥克風逼家屬回答,「你難過嗎?」到底有什麼不同?好歹那些記者也是職責所在,請問你問這些所圖為何?只是想滿足知的欲望,請你姑狗,若想要當作茶餘飯後,那我下次要在你面前吐給你看,然後再跟你說,就是這樣,你明白了嗎?到底想要我有多難過,讓我好好過日子不行嗎?(摔筆)

記得上次排隊化療,隔壁阿姨們在聊天,A阿姨跟B阿姨說,「那些跟我說加油的朋友,都不知道我們的痛苦,只有我們才知道。」她們兩個說著說著,我在內心點點頭,可是我不覺得說加油很過分,我只是覺得,很多關心少了同理心,對病人來說就是一種壓力,一種刺激。

也許大家會想,病人為何如此玻璃心?我只能說,就是玻璃心,可能當下談笑風生不會覺得難過,但轉身以後,失眠的時候,想起某些銳利的字眼,就會掉眼淚。身體的痛可以忍,心裡的痛有時很難忍。 

另外,之前我的好朋友也同樣問了這個問題,我直接回她,「妳不會上網嗎?可不可以自己查完,再來問我啊我又不是GOOGLE。」然後她就生氣了。(我才要生氣吧拜託我病人ING)


抗癌日記24│關於同理心

有情緒就要宣泄,生病以後我厭倦當個好人了,好累,我是常常笑笑的但是不代表沒脾氣,難怪好人都不長命,人,對別人壞一點,對自己好一點,自己過得去才重要。

(圖翻攝自圖書館的某一本書)

有一天散步我跑去社區圖書館把所有相關書籍都拿下來翻了一輪,雖然他是寫得有點聳動了,但我是拼命三郎類型(覺得想罵髒話),決定以後不要這麼認真了。

RED(上彩)

Avis @Oops Wu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Oops!!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2) 人氣()